Gallery
儿瞳趣
陈脩云 马懿君 黄思绮
儿瞳趣灵感来自于小孩子表达自己的方式之一,绘画像是两座山,又像是两只色铅笔的尖端。透过儿童的视角去观看这个世界并且重新解读,用110公分的事也看见纯真的、寂寞的、忙碌的长大的未知的世界。
台湾色
李颖勳 吕哲源
万变中不变的是,属于台湾特有的颜色
台湾,一直有一种属于自己的颜色。古老砖屋的红色,记载着台湾过往的记忆;水泥的灰色,构筑了大大
小小的建物;山林的绿色,描绘了大自然的生命力。
这些专属于台湾的色彩,美好体现了台湾文化与地貌的多元,更为台湾诉说出无数且深刻的时代故事。
然而,在某些时刻、某些状况,色彩遭到滥用,街道上凌乱的招牌、古蹟旁刺眼的标语抑或是随处可见的
冰冷铁皮,我们举证历历。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也许是无心之过,也可能是台湾人的美学素样或教育不足,
但不论如何,都已鲸吞蚕食着这片家园,既有景色的美丽已不再隽永,台湾色的耐人寻味也逐渐逝去。
我们,试图站在观者的角度,重新检视台湾的色彩环境。从还原台湾色本该拥有的美丽,
到放大每个冲突色彩的使用细节。每位观者必能深入其境,如同亲临现场,
发现、更省思这些长期存在你我身边的色彩问题。
gene牌特务
陈向容 赵玮甄 郭芳妤
周宛仪 梁维庭
携带遗传信息的序列,经过父母双方染色体的调配,你/妳满意自己现在的样子吗?有没有想过有别于现在的、其他可能?
「但我有点厌倦『人』的样貌⋯可以换点其他的吗?」
可以当一只慵懒被溺爱的猫、也可以变成每天自顾犹怜的草莓戚风蛋糕,甚至可以将成天使用的emoji植入基因、代表自己。如果你/妳愿意相信,gene牌特务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Seeing is Believing?
陈诗妤 张以欣 李奇芸
李宇哲 蔡睿迪
宇宙中唯一不变的 仅有变动 于是我们突发奇想 想让你看见生命万物永无止尽的流变。
双眼,只能在有限的面向感受物体投射的光线 空间,却能在无限的次元延展交叠出不同的面貌。
我们透过错觉艺术的主题 挑战你是否能彻底看透事物的全貌 抑或只能瞥见一角?
不变中的万变 相同亦或相异
究竟眼前所见是否为真?
Seeing is Beliving?
ホ一ム
邱铭庆 陈柏瑜 石 羽
李时安 吴采蒨
在科技冷漠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看似贴近了,不过身处陌生城市里的你我,都有无可避免、必须面对内心孤寂的时刻。
XY,是未知数,也是沧海桑田的世界里唯一不变的真理。因此我们希望借由这样的概念来呈现作品,在照片里融入「家」的概念,结合手绘风格,在瞬息万变的城市里,找回初衷,找到回家的路,也找回最初的自己。
本作品为交互式装置,动动手,把象征家的小物件放回他们的位置。
乐园
吴 乔 曾彦翔 吴依宣
吴佳嫒 江钰云
时间的推进迫使乐园关闭,孩子手里的冰淇淋融化为沉重的公事包、无声的资讯取代欢笑声,旋转木马、摩天轮和童年的记忆一起停在原地……
四个游乐园的岛主决定摆脱命运,将乐园重新开业!
「乐园」以四大主题岛屿转译人类在长大过程中的变化,并以象征童年回忆的乐园为基础,凸显回归纯真的反作用力。
广告三 吴乔:
去游乐园玩当然是要好天气!LOGO是由大自然和游乐设施的小元素,配合孩子期待出游的照片所设计出来,扣合我们这组的创作理念,希望我们在长大过程中,能不忘儿时的纯真,快乐的生活下去!
传院二 曾彦翔:
小时候,夜市里总是会出现一两个摊贩在卖黏土怪兽,他们摆在一起就像是怪兽家族,尽管每个都有不同的长相;或许,这就像是我们的社会,个体与群体之间也存在的暧昧的形式吧。
新闻三 吴依宣:
社会化形塑的外表下,人们在生活空心地旋转,期许在梦里放映更真实的自己。
广电三 吴佳嫒:
很多时候想躲到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带上我喜欢的一切,安静的浪费一些时间。世界不一定会一直是我喜欢的样子,只愿我拥有的一点点勇气和乐观可以一直不变。
斯语三 江钰云:
太阳总是会再出来的吧?
我觉得一切本于爱的,表现出来是温柔。而太温柔的结果是,那些隐藏不觉的恨,只会像瘟疫般的伤了自己。
对我来说,血浓于水,是不变,而且是永恒。但那让我一直变的,是因为害怕伤人,而不断隐藏不说的难过。
我想,万变是当我过度揣测,而身旁所爱、关心我的人们静默不语,却仍被我自己紧抓着不放、飘散在空气中的、每一个灵魂。
不变的凝视
李易儒
「不变的凝视」由我在2014至2015年时的旅行与摄影经验出发,试图讨论现代的观光旅游体系里,观光地如何被再建构与再现,以激发人们对于旅游的愉悦想像,进而吸引新的旅者到该地进行不变的凝视和影像制造。旅者回返家乡社区后,具同一性的影像又何以承担纪念品与物质记忆载体的功用,而将普遍旅游经验个人化。
人园
王晨熙 洪志豪 谢 廷
「冰原动物区、沙漠动物区、热带雨林动物区 ⋯⋯ 」人类将动物抓到动物园里分类,关在笼子里,供作娱乐或教育的用途。那会不会有一天,人类被一种从外星球来的更高阶物种关到所谓的「动物园」里头,分成「白种人区、黄种人区、黑种人区 ⋯⋯ 」我们被无情地抓去做实验、交配、基因改造,当那些不「人」道的行为发生在我们身上时,我们该如何应对?究竟不变的是否是人类的自私?那以为可以主宰万物的优越感?
潜规则unspoken rules
张以萱 黄健哲
人类搬离洞穴
住进水泥灌成的丛林
人类发明汽车
厌恶将脚掌踏上湿软的土
人类倚靠社群网站
舍弃与人面对面谈话的能力
这个社会总是如此快速
快速的变动
快速的进步
快速的让人追不上
唯有自然
仍旧温柔地、安静地守护着它们的本质
鲸鱼跃出水面换气
蜂鸟采食花蜜生活
狐狸奔驰林间狩猎
万变中的不变
那些自然中的潜规则
未知数
姜利莹
如果有一个公式可以套用于人类,会是什么样的公式?两个眼睛加上一个鼻子、一个嘴巴、还有两百零六根骨头⋯⋯但是所有人都一样吗?是什么使得我跟其他人不一样?我试着在这则公式上面加上一个“X”,一个未知数。多了这个未知数,每个人都成为了独特的个体,拥有属于自己的“X”——那么,我的“X”,代表的又是什么东西呢?
极简主义电影海报创作
彭俊尧
电影海报是一个我一直非常喜欢的平面设计载体,它是「变」(动态影像)中的「不变」(静止海报)。这样不变的凝结瞬间,却必须精准诠释一部长片中无数画格的精髓,让曾经看过该片的观众会心,这也成为作者对于资讯的取舍与概念极简化的练习。
此次展览以作者本名缩写PCY出发,选择个人过去的数件电影海报创作展出,希望各张海报中所出现的「电影眼」能引发影迷与观者共鸣。
东方哈啾
陈郁雯 王瑞伶 王婉慈
以趣味的方式呈现政大学生这几年来所遇到的种种「怪异」现象,诸如:宿舍冬天没有热水、网速很慢,可是却有经费盖一座不符效益的电梯;以及前阵子炒得沸沸扬扬的课程精实。我们希望将学生所遭遇的现况真实的呈现出来,一同发洩这些苦闷。
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cw7L6ScYJI&feature=youtu.be
人性三毒
胡斯闵 蔡孟洁
蔡至屿 林庭伃
「有利益我者生贪慾,违逆我者而生嗔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是故名为痴,三毒为一切烦恼根本。」──《智度论》(卷三十一)
那是如大树般深紮于人心上的三毒。不论时代是如何更替,人们的血液里依旧掺着毒素,迫使我们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烦恼来折腾自己。这便是人性啊,我们又怎能视而不见,又怎能不面对…。
大量复制
曾诗芸 王湘婷 贾晋平
复制时代中,物品在制约过的程序下被大量制造。这些物品,有些陪我们走过一段不算短的日子,有的却只存在倏忽流光中便消失不见。我们希望以重复性高的实物来表达人类之于物品最大的不同是有情绪的、会改变的,并希望以鲜艳色彩呈现。不过回头一想,这些人会不会也只是另外一批大量制造下的产物呢?
街上的矛盾
高育琴 詹金达 王隽彦
社会上总是充满着矛盾的事情,但它们总是和谐的并存。像白天熙来攘往的旅游区,晚上却可能是街友的栖身之所。高耸的商业大厦,旁边可能是残旧的公寓。这些矛盾都涉及很多例如贫富悬殊的社会议题,这些景象都在我们身边,但通常都不会注意。我们希望拍出社会上的矛盾,让大家可以关心和重新观察社会。
成长
罗绍文 蔡秉儒 黄威凯
一路上试图遗忘哀伤,又哀伤于这种遗忘,这并不是没有终点的循环,因为时间早已失去了走着走着,步伐竟然也慢慢加快,要跟上快速的步调,唯一能做的便是专注看着自己走了多久多远,已成未知数,唯有停下脚,才能达到解答。
Four
陈林煜 李欣澄
刘于瑄 欧阳青昀
四个人四个性格,XY轴划分出四个象限,正正、负负、正负、负正,大不相同的组成却生活在同一平面。一刀决定了黑白,一体两面,但白是所有色光的组合,黑是所有颜料的混合,看似两色,却是无限。用最简单的颜色来看这世界,不添加一点的色彩,看待世界的变与不变。
失败人生
王伊如 郑庭薇 李亚洁
陈畇尔 张庭玮
我们的人生不断的在变化、前进,
但是往往我们会在生活中一再挫败,
徒劳无功,
像是一直对心仪的人告白却总是被拒绝,
想要早睡早起的过健康人生却总是不知不觉拖到三更半夜,
总是说着要减肥中消不掉肚子上那块肉,
想要突破自己却总是在矛盾里徘徊,
当然,我们不是没努力过,
只是改变不了失败的人生。
死,no why
曾筳婷 杨子瑶 李 浓
每个时代,同样的人却有不同的致命伤,我们从经典童话白雪公主那颗致命的苹果,带着大家一起看着从1940年代后到现在每个不同年代,对于整个人类的威胁。1940年代,因为人类贪婪所引发的战争;1960年代,战争后人们沉沦于嬉皮,酗酒,毒品;如今,人类则因为食安问题,环境破坏,将自己推入了另一个致命的深渊...
原。本
王斯寰 蔡函瑾 陈思频
简岑芳 梁 榕
你想过吗?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可能带着不同的外表,却蕴含同样的美丽意义。婴儿车与汽车看似大异,但他们皆拥有相同的本质:为人类代步。年纪、适用的物品或许会改变,但本质、意义却没有不同。一如现今的性别,挣开从前两性的框架,在多元的认同与发展下,我们仍可见相同的本质,在不同的外表下熠熠生辉。